名老中医
首页 > 专题栏目 > 名老中医 > 医案分析 > 正文
泻青丸治疗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温热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09 15:48点击数:

泻青丸治疗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温热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肝风火郁证,治以宣风透解,泻肝清火。

戴某,男,26岁。医案编号:047H012。

初诊:1974年10月10日。

发热、头痛、眩晕1个月余。

患者于今年8月下旬始,突然出现持续性低热,剧烈头痛、头晕不能起身,伴视物模糊,频繁呕吐,食入即吐等,伴心烦少寐,无抽搐。在当地治疗数日(具体不详)无效遂转我院内科,确诊为“病毒性脑炎”,予以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住院1个月,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右侧手足瘫痪、腹胀便闭等,特邀余会诊。刻下症:发热,头痛,眩晕呕吐,偏瘫,腹胀便闭,烦躁少寐,肢冷项强,舌红苔黄厚,脉弦大而滑。体格检查:体温37.5。C,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园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视野无缺失,口角无歪斜,伸舌尚居中,咽反射灵敏,颈项强直,右侧肢体肌力降低,右上肢不能持物,右下肢伸曲困难。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理化检查:脑脊液检查:颜色清晰透明,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正常。中医辨证分析:风邪外袭,木火内燔,致风闭火郁,痰热互遏而见持续性低热,上扰巅顶而致头痛、头晕,肝热火郁,腑实胃逆,见眩晕、呕吐频繁、不能饮食、腹胀便闭等。痰热扰心,风痰横窜闭阻经络,致烦躁少寐、肢冷项强、手足瘫痪等。舌红,苔黄厚,脉弦大而滑为肝火胃实之象。诊断:温热。辩证:肝风火郁。治疗:宣风透解,泻肝清火。泻清丸加味,处方:龙胆草12g,大黄10g,防风10g,羌活10g,川芎 10g,当归10g,山栀12g,半夏9g,竹茹9g,全蝎10g,3剂。

     二诊(1974年10月14日):服1剂后大便即通,3剂头痛消失,呕吐全止,低热退,唯眩晕仍甚,右手足瘫痪。舌淡红,苔厚腻,脉虚大,认为予服泻清丸后通便,头痛消失,呕吐止,热退,唯眩晕甚,脉转虚大,此实火已下,风从虚生,应改弦易撤,治疗宜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方用守中汤加减,处方:

      党参12g,茯苓12g,当归10g,白芍药10g,菊花12g,枸杞12g,淮山药30g,生地12g,肉苁蓉10g,牡蛎12g,鳖甲15g,半夏8g,6剂。

三诊(1974年10月22日):头晕减轻,可起坐,瘫痪肢体可适当活动,食欲旺,睡眠好,二便通,舌红,苔厚,脉虚大等。患者经益气养阴,平肝潜阳治疗1周,瘫痪肢体可稍活动,眩晕有减轻,而脉仍虚大,故予原方药继续服用12剂。

四诊(1974年11月5日):已无头晕、呕吐、发热、肢体偏瘫等,食纳旺,二便通,舌淡红,苔薄,脉濡细。周老认为病延2个月,阴虚及阳,易致脾虚、气血不足,故见舌淡胖、脉濡细。患者病起标由风火痰热,本关气血阴阳俱伤,标实退后,便露本虚,故此次复诊改用归芍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养阴、健脾补血,以期巩固疗效。

      按:周老认为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可列为中医“温病”、“火郁”、“惊风”、“风痰”、“失志”等范畴,病因复杂,症状颇多而变化不一,但有一定转归。无论急慢,不外标本虚实、新感或伏气。标有温热风闭火郁和疫疠时毒,本以厥阴肝经、少阴心肾为主之阴液枯竭、气耗血少,阴竭阳浮为多。本案乃新感触动伏邪,风温痰热交相触发,而本又肝阴不足,故症虽缓但病程长,主要病机为风痰肝火上扰内闭,治疗所选主方泻青丸中龙胆草与大黄,栀子相伍具导热下行、清肝泻实火之用,羌活、防风“火郁发之”,具宣风透解之力,归、  养血以防火热伤血,加化痰 芎痰之半夏、竹茹,搜风之全蝎等,3剂即见功效。后又以守中汤、归芍六君子汤益气养阴、健脾补血、平肝潜阳等固本,用之自然功成。

2009-2017®版权所有   赣ICP备14006013号-1   卫生厅审核编号:赣卫网审〔20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