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胃脘痛之脾胃虚寒、肝气犯胃证,治以温中健脾,疏肝和胃。
蔡某,男,48岁,1977年1月30日就治本院。
反复上腹疼痛两年,加重三天。
初诊:患者于2年前起无诱因出现进食后上腹疼痛,为隐痛性质,无放射痛,餐后1小时后可缓解,伴腹胀感、嗳气、返酸,无消瘦、便血,平素自服胃药(不详),但腹痛仍反复发作。3天前疼痛加重,呈持续性灼痛,呕吐暗红色液体夹胃内容物1次,量约200毫升,遂解黑色大便,3次/天,每次量约100克,伴头晕、出汗、神疲乏力,无皮肤黄染、发热,自服胃药排黑便不止,遂入住我院内科。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近3天来,精神疲倦,畏寒,纳差,睡眠欠佳,小便量少。中医查诊脘腹隐痛,喜温喜按,呕恶,黑便,手足清冷,溲少,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数。查体:T37.2℃,P120次/分,R26次/分,BP70/50mmHg,神清,面色苍白,睑结膜苍白,口唇干裂。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肝、脾未扪及肿大,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各输尿管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无气过水声,肠鸣音7-8次/分。四肢欠温,甲床苍白。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6×10^9 红细胞2.40×10^12 血红蛋白65g/L;肾功能:Cr94.26umol/L BUN12.49mmol/L;大便常规:颜色(黑) 性状(烂) 红细胞(++)白细胞(-)细菌(-)潜血(+++)。
中医辨证分析:脾胃虚寒,胃络失于温养而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暖,脾阳不能达于四肢见肢凉欠温。情志忧郁、肝气犯胃,气机阻滞出现胃脘胀、嗳气反酸、苔薄白、脉弦等。脾虚不能统血而出现便血、呕血。诊断为胃痛,证属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治以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药: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白芍10、炙甘草3、良姜9、香附8、厚朴8、木香5、陈皮5、泽泻10、柴胡8)。
二诊(1977年2月4日),患者胃脘痛止,已无恶呕、嗳气,感全身乏力,少腹稍胀,怯寒,胃纳增加,大便转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等,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3×10^9/L 红细胞2.30×10^12/L 血红蛋白63g/L;肾功能:Cr62.7umol/L BUN6.77mmol/L;大便常规:颜色(黄) 性状(烂) 红细胞(+)白细胞(-)细菌(-)潜血(+)。疗效显著,并认为患者初诊时既有脾胃虚寒之证,又存在肝气犯胃之候,故治疗在温中健脾方小建中汤基础上加上柴胡、香附疏肝之药。本次复诊,嗳气反酸、胃脘胀满肝逆之症消失,而乏力畏寒、舌淡苔白、脉细缓等为脾胃虚寒之候,故治疗以温中和胃、益气健脾,方药小建中汤加味(桂枝10g、白芍20g、炙甘草10g、肉桂5g、厚朴8g、党参20g、砂仁5g、泽泻10g、枳壳5g.)。
三诊(1977年2月13日),患者胃脘痛、嗳气反酸、畏寒、便血等症状均消失,治疗再服用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白芍10、炙甘草3、良姜9、香附8、厚朴8、木香5、陈皮5、泽泻10)数剂巩固疗效,后痊愈出院。
按:本病案治疗方药单一,疗程虽短但效果明显,这在于导师能抓住主症,辨证准确和灵活。初诊时既有脾胃虚寒之证,又存在肝气犯胃之候,经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服药三剂而后复诊时肝逆犯胃之证消失,唯脾虚失健仍是关键,故治以温中益气、健运脾胃善后,患者很快得以痊愈出院。
医案信息
【医案标题】:周炳文温中健脾治疗消化性溃疡病
【原始资料】:回顾性医案
【医案编号】:047H009
【医院病历号】:1977013001
【关键词】:
中医诊断:(病名)胃痛 (证候)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治法:温中健脾,疏肝和胃
方药:小建中汤加味
【辨证要点】:患者“消化性溃疡”两年余,脾胃虚寒,胃络失于温养而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暖,脾阳不能达于四肢见肢凉欠温。情志忧郁、肝气犯胃,气机阻滞出现胃脘胀、嗳气反酸、苔薄白、脉弦等。脾虚不能统血而出现便血、呕血。故诊断为胃痛,证属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疗效】:治疗近10天,胃脘痛、呕恶主症消失,痊愈。
课题负责人签名:古容芳
整理者:周洪彬
时间:201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