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脏养肺汤
组成:党参20~30g(晕甚暂用红参9g),五味子5g,麦冬10g,白术9g,茯苓9g,陈皮5g(或用桔络8g),法半夏6~9g,灸甘草6g,当归12g,熟地15~30g。
功用:益心理脾,补肾纳气。
主治:老年虚喘,眩晕气短,叹声喘息,心悸气怯,动则气促欲脱,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之证。
服用:水煎两次,分两次空腹服。
加减法:兼肺燥象,加北沙参12g,强心润肺活血疏络;苔腻纳呆,加谷芽15g,以醒脾健胃消食;腰酸气短促,加山萸肉9g补骨脂12g,以加强补肾纳气;痰稠心悸,加远志、化痰镇心;痰多饮盛,胸膺痞满,加葶苈子10~15g,以其质轻味淡,入肺行饮消水;痰稠黄加川贝、桔络各6g,以清痰通络;面浮、足肿,加桑白皮10g,苡仁30g,疏风以健脾利水;喘甚汗多,加大空氏15g,以益气固表;脉微弱手足不温加明附片6~9g。温阳救逆。
方法:虚喘之证,皆有长期咳喘,内伤肺脾心肾演变而成;而喘咳无有不因痰浊引起,“脾为生痰之源”,关键在于脾失健运,湿聚蕴蒸为痰,“肺为贮痰之器”,壅阻气道则咳喘,故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心肾不伤不喘息”之说法。治喘必先杜其有形之痰,始能理顺无形之气。
《三脏养肺汤》乃先生长期治喘证经验自拟要方之一,以临床运用每收长效。其组成即以“六君子汤”健脾守中利痰化饮为主,心主血脉而藏神。故合生脉散益气强心生津养肺以通心,可防心衰喘脱之变;肾为气质根,再和肾元饮,镇阴补肾,填补元海,摄纳肺气;3方合成,取从心脾肾间接养肺纳气定喘之义故名。对痰浊阻肺久咳成喘之肺脾心肾俱伤者,最为切合,肺源性心脏病发展至阴竭阳微呼多吸少之际,亦有良效。既化痰制饮,益气定喘,又救本培元纳气防脱,一般主方不宜删减,药量增减须按比例。兹举一“三衰”病人,全身水肿,严重喘息证,简介于下:
李XX,男,74岁,住高干病房,1988年5月19日应邀会诊。
患者以慢支并感染,肺气肿、肺心病、主动脉关闭不全、慢性肾炎功能不全,入院一个月,疗效不明显而邀先生治疗。证见:咳甚痰多喘息,胸逼呕恶,通身水肿,按呈窝陷,小便日多夜多,每夜5、6次,大便溏泻,纳呆不食,眩晕不能起坐,舌淡胖苔粘腻,脉律紊乱至数不清,整天吸氧仍呼吸急促。肺心肾俱衰之症;但关键在于中土衰败,脾失健运,升降之机失衡,无权灌注四旁以驭上下所现。遂与“三脏养肺汤”颇为合拍,治疗过程中,或加桑白皮苡仁、远志、谷芽渗湿消水醒脾利痰;或加黄芪、泽泻,益气利尿;或加细辛炮姜温肺行饮。或加大腹皮和中利气,或加山萸肉补敛肝肾以纳气,连服一个月诸症基本控制。使肿消喘平,不须吸氧,食增睡安,体力有所恢复,停中药两旬,疗效稳定,因咽喉干燥微痛舌红苔少,暂改用“拯阴理劳汤”加减数剂,喉干消失,再与“三脏养肺汤”加山萸肉远志又连服38剂,疗效步步巩固,动作不喘,每日整夜革履外出游逛并无喘象。于10月25日出院嘱携带原方间或服3、5剂作为预防、竞收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