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
首页 > 专题栏目 > 名老中医 > 医案分析 > 正文
周炳文医案---地黄饮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昏迷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07 14:35点击数: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昏迷之水肿变证,治以温运补肾,宁心开窍

肖某,女,38岁,197782就诊。

反复水肿3年,加重3月,昏迷1周。

初诊:患者于3年前反复出现全身水肿,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具体治疗及疗效不详,3个月前病情加重,出现白天尿少,夜尿次数增加,偶神志不清,言语错乱,胃纳差,头晕乏力,无发热、气促、皮肤黄染,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1周前因昏迷入住我院抢救数日,仍神志不清,故邀中医治疗。近3月来,体重增加,精神萎靡,睡眠不佳,大便干燥数日1次。刻下症:全身浮肿,四肢欠温,神识错乱,面晦,纳少,尿量少、夜尿频,便闭,舌淡胖、苔腻,脉弦滑。理化检查:血非蛋白氮“115”;尿常规“蛋白+++”。中医辨证分析:患者“肾炎”水肿病,日久失治出现严重变证。肾阳衰微,致命门火衰、膀胱气化不利,故面晦、四肢不温、尿少、夜尿频、全身凹陷水肿等。水毒内阻,脾阳虚衰,致脾失升清、胃失和降,水湿停聚,闭阻心包而致昏迷、呕恶纳少、便闭等。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为脾阳虚衰之象。诊断:水肿(变证)。证候:肾阳衰微,水毒内阻。治疗:温运补肾,宁心开窍。方药:地黄饮子(生地黄15、巴戟天12、山萸肉12、肉苁蓉12、石斛12、炮附子8、茯苓12、石菖蒲10、远志6、肉桂9、麦门冬12、五味子6、生姜3片、大枣3枚等)8剂。

二诊(1977810),服上方3剂神识有转好,浮肿减轻;再服用5剂病情好转明显,尿量增加。复查尿常规蛋白质++ 红血球+ 白血球+ ,血非蛋白氮87。但面晦暗、足肿、纳差、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脉沉细等仍为脾虚肾衰之象。故治疗仍守原方再服6剂。

三诊(1977827),因神志已清、全身浮肿减轻而停服中药10余天,昨又起呕吐不止,食入即吐,不思饮食,小便短少,舌苔厚腻、脉濡滑。认为“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患者仓促停药,肾气尚未复元,故又现水毒内阻、胃失和降之变证,治疗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熟地黄15、牡丹皮10、泽泻12、山药30 、枣皮12、茯苓12、附片8、肉桂8、代赭石20、半夏8、竹茹10),以期温通肾阳,和胃降逆。

四诊(197793),服前方药3剂呕吐全止,神色改善,情志正常,尿量多,浮肿消,食纳增加,睡眠有改善,大便正常,但仍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查尿“蛋白质++ 红血球- 白细胞-”。患者水肿基本消除,蛋白尿持续存在,为肾虚不固所致。神疲,面色少华、尿量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之象。治以金匮肾气丸加味,即熟地黄15、牡丹皮10、泽泻12、山药30 、枣皮12、茯苓12、附片8、肉桂8、加首乌15、党参15、黄芪15g 川厚朴6g 木香5g20剂维持治疗。

按:水肿诸型,久治不愈,或误治失治,都可发展成脾肾衰败,或湿浊蕴结不泄,气机逆乱的各种严重变证。若不及时救治,均可危及生命。临证应不失时机,力挽危局。本案例以水肿脾肾阳衰、水毒内阻心窍昏迷之严重变证求治中医,选用地黄饮子治以温运补肾、宁心开窍,3剂后神志即转清醒。后因擅自停药,又出现胃失和降之变证,为肾阳衰微,胃失和降之证,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以温通肾阳、和胃降逆即见呕止。后期复诊,患者水肿基本消退,但蛋白尿持续存在,此为肾虚不固所致。而导师临床贯以阴阳二纲、表里寒热虚实六变来辨治水肿之证,水肿消退后稳定期内常表现持续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三征。本案患者因肾虚不固持续蛋白尿存在,治以温肾壮水。另脾主升清、统摄,“治脾胃以安五脏”,故佐以益气健脾,这也符合导师“运脾转枢”之观点。

医案信息

【医案标题】:周炳文地黄饮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昏迷

【原始资料】:回顾性医案

【医案编号】:047H036

【医院病历号】:1977080201

【关键词】:

中医诊断:(病名)水肿(变证)   (证候)肾阳衰微,水毒内阻

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治法:温运补肾,宁心开窍。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

【辨证要点】:

患者“肾炎”水肿病,日久失治出现严重变证。肾阳衰微,致命门火衰、膀胱气化不利,故面晦、四肢不温、尿少、夜尿频、全身凹陷水肿等。水毒内阻,脾阳虚衰,致脾失升清、胃失和降,水湿停聚,闭阻心包而致昏迷、呕恶纳少、便闭等。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为脾阳虚衰之象。

【疗效】:神志清醒,水肿消退,蛋白尿持续存在,显效。

课题费责任签名:古容芳

整理者:周洪彬

时间:2010620

2009-2017®版权所有   赣ICP备14006013号-1   卫生厅审核编号:赣卫网审〔20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