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火旺、气虚不摄之血证,治以益气滋阴、清热凉血。
彭××,男,22岁,1980年8月21日就诊。
反复牙龈出血1年余,加重伴发热2月。
初诊:患者于1年多前始,间有牙龈出血,每次出血时间长,可自止,伴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稍缓解,及头晕、耳鸣、疲倦等。无胸骨、关节疼痛,曾多次入住我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激素、输血、对症支持治疗及自服鹿茸、人参等,病情可缓解。2个月前因“疟疾”出现高热寒战,隔天一次,致使上述症状加重,尤其牙龈出血不止,伴四肢皮下紫癜,故昨再住院治疗,并邀余予中医治疗。近2个月来,患者精神差,纳少,睡眠一般,二便尚正常。刻下症:牙衄、手足皮下紫癜,头晕、耳鸣、精神疲软、纳少,寒战高热,面色晄白,舌淡白、苔厚腻,脉弦细数。理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0×10^9/L 红细胞0.99×10^12/L 血小板13.8×10^9/L”。中医辨证分析:患者气血素亏,气虚而致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故见牙印出血、皮下紫癜;正虚而卫外失固,“瘟虐”之邪乘虚而入,邪正相争,致寒战、高热,并加重出血之症。而血证日久,肝肾阴虚,阴虚又易致血热,迫血妄行。头晕、耳鸣、精神疲软、纳少、面色晄白,舌淡白、苔厚腻等,为脾虚失运、肝肾阴虚之证;脉弦细数为阴虚血热之象。诊断:血证(齿衄、紫斑)。证候:阴虚火旺,气虚不摄。治疗:益气滋阴,清热凉血。方药:何人饮加减(何首乌15g ,当归15g ,党参15g, 陈皮9g ,鸡血藤20g, 天门冬20g, 白芍15g, 丹皮12g, 生地黄15g, 地骨皮12g, 北黄芪15g等)4剂。
二诊(1980年8月26日),牙龈出血减少,低热畏寒,胸闷好转,头晕稍好,耳鸣如前,纳差,寐少,二便正常。治疗在原基础方药加枸杞12g、黄精15g等9剂。
三诊(1980年9月5日),牙龈出血停止,手足皮肤无新生瘀斑,头晕、耳鸣消失,全身乏力明显减轻,但仍低热口苦、无汗出,舌红、苔少,脉滑数。认为系正虚邪恋,卫气两燔,气分热盛之象。治以解肌清热,方药白虎汤加味(知母12g,石膏20g,甘草5g,金银花12g,连翘12g,黄芩10g,葛根15g,山楂10g,青蒿10g,蝉蜕6g等)2剂。
四诊(1980年9月9日),热清,但又有牙龈、皮下少许出血,伴腹胀、便结。此乃阴虚火旺之象,治疗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清热凉血,即生地黄15g, 牡丹皮12g,赤芍10g, 青蒿12g, 地骨皮12g, 沙参15g, 胡黄连10g, 谷芽10g, 大腹皮12g等6剂。
五诊(1980年9月14日),无发热和头晕乏力、胸闷,晨起刷牙时仍有牙龈出血,手足皮肤瘀斑仍见。治疗犀角地黄汤合何人饮加减(生地黄15g, 牡丹皮12g,赤芍10g, 青蒿12g, 地骨皮12g, 沙参15g, 胡黄连10g, 谷芽10g, 鳖甲15,砂仁6g,陈皮6g,何首乌15g,党参15g等)4剂,以期清热凉血、益气养阴。
六诊(1980年9月19日),牙龈、皮下出血基本消失,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98×10^9/L 红细胞2.6×10^12/L 血小板117×10^9/L”。认为前期治疗显效,而考虑阴虚火旺、气虚不摄是患者发病之主因,故治疗仍以益气滋阴、清热凉血之方药何人饮加减(何首乌15g ,当归15g ,党参15g, 陈皮9g ,鸡血藤20g, 天门冬20g, 白芍15g, 丹皮12g, 生地黄15g, 地骨皮12g, 北黄芪15g等),以期巩固疗效。
按:血生化于脾、受藏于肝、化精于肾,本案患者因热病和劳倦,使得正气阴精耗伤,出现脾不统血、虚火扰络之齿衄、紫斑血证,故导师治疗主要循用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之方何人饮加减,并取得显著疗效。
医案信息
【医案标题】:周炳文何人饮加减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始资源】:回顾性医案
【医案编号】:047H028
【医院病历号】:1980082101
【关键词】:
中医诊断:(病名)血证(齿衄、紫斑) (证候)阴虚火旺,气虚不摄。
西医诊断:1、再生障碍性贫血 2、疟疾
治法:益气滋阴,清热凉血。
方药:何人饮加减
【辨证要点】:
患者气血素亏,气虚而致脾不统血、气不摄血,故见牙印出血、皮下紫癜;正虚而卫外失固,“瘟虐”之邪乘虚而入,邪正相争,致寒战、高热,并加重出血之症。而血证日久,肝肾阴虚,阴虚又易致血热,迫血妄行。头晕、耳鸣、精神疲软、纳少、面色晄白,舌淡白、苔厚腻等,为脾虚失运、肝肾阴虚之证;脉弦细数为阴虚血热之象。
【疗效】:六诊治疗月余,显效。
课题负责人签名:古容芳
整理者:周洪彬
时间:201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