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5月25号,市委副书记肖玉兰来到新院区,走访慰问吉安市2023度“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院党委委员、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辉强。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周耀华,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卫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谭立宇,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志勇,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旭阳等工作人员陪同慰问。
肖玉兰对陆辉强博士在国际上率先揭示肢体急性再生的分子机制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鼓励陆辉强继续做好传帮带和引领示范作用,吸引更多院士团队来吉合作交流。
肖玉兰强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服务工作,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全力为科研人员发挥作用、施展才华营造更好更优环境,为吉安高质量发展积聚创新力量。(文图:曾俊权 周臻 审核:周臻 彭晓露)
陆辉强个人事迹材料
传承红医精神,勇攀科技高峰
在西南大学学习8年,在西南大学工作2年,井冈山大学工作8年,工作2年,“80”后的他一直围绕生命科学、临床医学事业忙碌着。
教书育人,如孺子牛般传承科研信仰
陆辉强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新模式。为有效传授所学所得,他每年精心挑选一批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因材施教,手把手指导他们做实验、测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得益于他的引导得当,学生对科研充满热情,几乎把课外时间全都泡在实验室,每天忙到晚上10点半以后才回寝室休息。截止目前,他指导的本科生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加各类学术竞赛获国家一等奖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20余项。他指导的学生由于受到良好的科研训练,大部分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攻读研究生。这种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模式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得到师生广泛好评,2次获得教学成果奖。
无私奉献,如蜡烛般燃烧自我
为了科研工作,陆辉强孜孜不倦,如蜜蜂般勤劳。陆辉强的学生说:自己有几次加班到凌晨,看到他仍精神抖擞地在办公室里写报告,第二天一大早又像打了鸡血般出现在实验室。科研的生活枯燥且单一,但痴迷于科研工作的陆辉强不管晚上加班到几点,第二天又精神抖擞的正常上班。为了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陆辉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经常组织开展各类专业讲座,邀请名校老师交流指导和学术探讨。在学校和附属医院科研平台建设初期,他积极整合资源,联合各学院老师组建研究团队,并瞄准国际学术最前沿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团队成员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级、市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近年来,陆辉强先后主持包括973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面上项目3项),省杰青项目、省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近10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Developmental Cell》《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报美国、中国专利7项,授权3项。部分论文入选Cell系列杂志亮点工作,并被世界最权威的学术组织F1000 Prime作为最高级别论文推荐,2项成果得到国家科技部官网撰文报道,1项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的着重报道。同时,陆辉强探索的科研团队建设模式很快得到认可和推广,受到省委领导的赞扬,也为省内无硕士点高校的科研团队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