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上午,两批共11名援沪医疗队员在经历了54天“战疫”和医学隔离休整后重返工作岗位。
为了欢迎他们平安归来,我院在临床医学院行政楼4楼会议室举行了欢迎仪式,校党委书记胡春晓,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廖岚,院领导,全体援沪医疗队队员、部分科室负责人参加,院党委书记肖游章主持,院长谭立宇致欢迎辞。
去时春意正浓,归时盛夏蝉鸣。“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为你们鼓掌,你们辛苦啦。”看到医院热烈的欢迎仪式和久违的领导同事,援沪医疗队员纷纷露出激动、喜悦的笑容。
校领导向援沪队员送上鲜花、礼品,并逐一与他们握手,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胡春晓代表井冈山大学党委、行政欢迎大家平安归来,并强调了三点:一、感谢援沪医疗队为井大再添新光彩。这次上海疫情凶险,病毒传播速度快,不确定性因素多,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为井大及井大附院争得荣光。在上海抗疫的五十多天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恪尽职守,奋勇争先,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传播了井大好声音,讲述了井大好故事。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护理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和敬业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点赞,用坚强的意志和坚决的行动诠释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践行了井大“广学坚守、勤思敏行”的校训,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抗疫精神书写在黄浦江岸的上海,11名援沪队员是当之无愧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是人民健康的最美守护者,是新时代井大最可爱的人。二、祝贺援沪医疗队为自己的人生旅途再添新经历。这次援沪抗疫经历尤为不一样,且意义重大,这次经历是将自己与党和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广大患者紧紧联系在一起。两个月的抗疫时间不长也不短,队员们每天需要接触很多不同的患者,除了医疗护理工作还有其他工作,大家做到了队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病区零投诉,这样的优异成绩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三、希望援沪医疗队为井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做新贡献。井大、井大附院的发展还有很多困难、制约因素需要克服,要建设好井大、井大附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作为井大附院,我们发展医疗事业就是要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大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关怀、支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肖游章在主持会议中指出11名援沪英雄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请缨,逆行出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护理任务,为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井大附院力量。希望队员们把在上海抗疫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带回来,回到各自岗位后继续发扬光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精湛的医术护佑人民健康。强调大家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为井大、井大附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医院援沪医疗一队队长沈建忠、援沪医疗二队队长王风婷分别作了援沪工作汇报,队员肖晓春、朱锦娟、周秋根、谢奕亮、刘海娟、刘瑾、郭美莲、李佳、万敏惠分别分享了援沪抗疫经验和体会。
据了解,我院11名援沪医疗队员先后参与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保税区方舱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定点医院)医疗护理工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共同参与完成核酸采样近30万人次,在方舱医院共同接诊1万余确诊患者顺利出院,其中队员们工作的N4舱出院患者近5000人,居新国博中心方舱医院第一。在定点医院,队员们主动要求去亚重症科及重症科工作,融入定点医院排班,共累计救治624人,病人大多数来自养老院,患者年龄大且大多数有基础病,最大年龄102岁。全体队员连续奋战、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医精神,闷热的天气,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浸湿的衣服能拧出汗水,被勒紧的皮肤,七八个小时高强度不吃不喝的工作,其中的辛苦无以言表,但我们还是取得了“队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病区零投诉”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江西医疗吉安分队专业精湛的医疗技术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队员们在N4舱参与设立的方舱小课堂是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最早设立的“战区”课堂,是由肖晓春护理组长一手创建的,收获了患者们的好评,并得到教育部的重视。这一创新性的举措得到了学习强国平台在内4家国家级媒体、7家省级媒体、1家市级媒体的报道。队员们秉承“人民至上、患者至上”的理念,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出色地完成了援沪任务,为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井大智慧、井大力量,7名队员评为“江西省援沪疫情防控岗位标兵”,并收到上海多家单位赠送的锦旗、感谢信。现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但祖国有需要,队员们还是那句话“召必来、来必战、战必胜”。(文/图 黄军伟 审核 彭晓露)